12月8日上午,发生了一件轰动整个营养师圈的事情,国务院正式取消“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鉴定,但很多人对政策有误解,并没有通过表象看清事情的本质。
【国内认证现状是什么?】
能力与证书不挂钩
公共营养师采用体制内“认证模式”,各省自主组织鉴定,通过率从10%几到100%都有,很难通过证书判断从业者的能力。
‘政府的手’是退出还是再伸长?
学习者心态浮躁
职业培训的核心是“能力”,大部分学习者抱着体制内考证思维,以为拿到证书就等于抱了一块金砖,并没有清晰的职业定位和后续学习规划。
能力重要还是证书重要?
教材和市场脱节
目前公共营养师统一教材,顶层设计较陈旧,不能与市场需求挂钩,使得结业者无法迅速开展工作。
统一培训标准还是由市场选择?
▼
▼
【什么是营养学?】
营养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涉及遗传、代谢、心理、食品、膳食补充剂等。
营养学是一门应用技术
因此实际案例分析与有针对性的营养解决方案是培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营养学是一门科学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扬弃,知识如不更新迭代必将被时代抛弃,营养学尤其如此。
▼
▼
【中国是否需要营养师?】
一切都是市场说了算!
市场需要么?
营养与基因表达、慢性病、肿瘤、
亚健康、情绪、自闭症、等等的关系,
早已经被临床证明了,
营养干预技术是切实有效手段。
◆ 大批的基因检测/体检公司,报告出来后,却无人进行个体营养干预;
◆ 大量的医院术后病人,医院没有精力管理,需要营养师进行营养支持;
◆ 一大批良心健康科学的产品,需要被营养师鉴别,去传播告知大众;
◆ 太多太多的孩子们,需要从小抓起,需要营养师告诉正确的饮食方式。
从国外发展来看、
从市场需求来看,
需要,
太需要营养师队伍了!
为什么国内行业非良性发展?
▼
▼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体制问题
市场经济下,一切由市场供需矛盾说了算。政府的手不应该伸的太长,降低从业门槛,让企业和人才直接对接,让能力说话,让行业非盈利组织监管。
认知问题
营养学的应用太广泛,国内大部分营养师还只停留在基础营养和营养配餐阶段,只要在一个极细分的领域,沉下心来去钻研,就会打开一片天空。
▼
▼
【取消职业资格证书意味着什么?】
取消职业资格证书,不是取消职业
◆ 政府不再增加门槛,让应试教育退出市场。
◆ 由应试型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转变为能力评价类证书。
◆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供需矛盾产生这样的人才。
◆ 让营养学的应用更多元化,而不是统一标准。
▼
▼
【对于营养师来说】
政府已经在简政放权,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国家战略,
也是营养健康行业的春天,
给营养师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请站住,别乱跑了!
我们需要反思自身、脚踏实地,
更好的抓住时代的机遇,投身于大健康事业中。
▼
▼
附件:常见问题
问题一:已经取得的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是否继续有效?
回答:继续有效。
详情:
1、人社部函[2014]144号、[2015]年18号、[2015]13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原有职业资格可继续作为企业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
2、国务院2015年8月的文中指出:法律上有“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他们手上的证书还是真实有效的,依据当时的法律规章,还是能证明他们具备相关的能力。” “行业管理有多种形式,职业资格认证只是其中一种。”文中还指出:准入门槛不可降, 减少职业资格与严格就业准入并不矛盾,都不可偏废。同时,做好取消职业资格后的善后工作,研究制定行业协会、学会有序承担水平评价职业资格认证的具体办法。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11月25日举行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政策吹风会,人保部副部长汤涛在《做好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后续工作》中明确表示:取消前获得的职业证书仍能证明能力水平,可继续使用。








